《深夜的奇葩戀愛圖鑑》
《深夜的奇葩戀愛圖鑑》是一部2013年開始發表、由日本漫畫家尾崎衣良所畫的諷刺類漫畫,並於2018年改編為日劇。故事視角由三個女性出發,敘述她們在求學過程與職場生涯當中,所遇見各種獵奇類型的男性朋友、追求者、以及男朋友;觀看之時除了深有共鳴外、心情也是五味雜陳,因為身邊正有許多漫畫中角色有同樣表現與心情的長輩或朋友。
由於時代變遷與兩性平權的提升,現今社會大多都是雙薪家庭,不論男女都為各自的工作奮鬥;然而到了下班時間,每個人都回家時,一個家庭中的家事、究竟由誰來負責呢?《深夜的奇葩戀愛圖鑑》中的女主角之一:佐和子,白天有著不錯待遇的工作,平日跟同是上班族的男友:諒,一起同居在一棟公寓中;然而,從買菜、煮飯、洗碗、洗衣、曬衣、熨襯衫、打掃環境等家事,全部都由佐和子負責,因此她每天下班後、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不但要打點一切、還得照顧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男友。
佐和子:「我之所以累,是因為要工作、做家務,還要照顧你;你只是去工作而已、就這麼累了嗎?什麼家務都不做,每天睡8小時還這麼累,你沒事吧?除了工作、什麼都不做的人、到底還做了什麼才會那麼累啊?難道是……呼吸嗎!?」
漫畫與戲劇中以詼諧好笑的角度呈現了佐和子對男友的吐槽,然而好笑的同時,我卻感到頭皮發麻,因為他們兩個角色的情形,恰如我的父母翻版、更是許多女性朋友婚後對先生的抱怨,以及PTT婚姻版上永遠吵不完的話題。
其實有些男生不是沒有能力做家事,而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很少被教導要做家事、更很少去學習做家事、也從來都沒有機會去做家事,甚至有些人會誤解:「家事有什麼困難的?不就是一個人去做、然後就會很快完成的東西嗎?」
其實他們也算是家庭分工教育缺乏下的受害者,漫畫中雖然一再提起這些傷心事,但令人感到疑問的是: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家庭運作的條件
一個家庭做為一個團隊、每個成員都必須為了支撐這個家庭而做出貢獻,其中維持團隊運作與和諧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分工;過去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雖然在現今兩性平權的環境中會被詬病(不一定按照個人意願、而是通過性別的壓迫來決定勞動角色),但那的確也是家庭分工的一種,由一個角色負責經濟來源、另一個角色則負責家庭勞動,只是在男女生理條件的先天差異、加上過去性別不平等的框架中,通常是由男性負責經濟層面,而這也導致、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複製這樣的框架給自己的小孩,即使主要教養者為母親,她通常也是手把手地教導女兒做家事、當兒子要走進廚房時,往往只有被趕出去的下場。
這個狀況在地狹人稠的台灣特別嚴重,尤其當小孩轉變為青少年、上大學之後,因為學校的宿舍資源往往有限,多的是4人、8人、甚至10個人同住一間宿舍,學生時代回到宿舍就是讀書、睡覺、玩電腦,一來是宿舍通常無法提供適合的烹飪環境,二來是台灣的外食成本低廉且方便,大家根本就沒有機會學習烹飪;有很多身邊朋友的例子,人生中的第一次煮飯,很高機率都是在國外交換或留學時,一個人在寬敞正常的宿舍廚房內,一邊skype跟父母視訊、一邊煮出自己做的第一餐。
一個人過生活、不管怎麼樣都勉強能過,然而當生活中出現另一半、甚至有一整個家庭要照顧時,關於生活習慣的摩擦課題就會變得複雜。
家事的勞動成本
其實做家事本身就是一種勞務的付出,買菜煮飯是一種工作、洗衣曬衣是一種工作、清潔環境(起居空間、廚房、浴室等等)是一種工作、帶小孩更是一種工作;現今市面上皆有各種行情價目的專業家務人員,如果有需要、更能夠請到各式各樣的專業鐘點人員到府協助,均非無償工作。
然而現今社會中,雙薪家庭中的女性,下班後往往卻必須承擔另一份家務工作,通常沒有額外的薪水、也沒有真正的下班時間,完全是24小時的責任制。我的母親就是一名職業女性,童年中總是看她焦頭爛額,又要上班、回家又要煮飯做各種家事,但是我的父親甚至從來沒有幫我跟我的兄弟姊妹換過尿布。
隨著女性意識抬頭,很多人慢慢地擺脫家庭慣老闆的支配,捫心自問:「假如今天我的經濟可以靠自己獨立、我在生活中也能妥善照顧自己,那我為什麼要找一個不能在家庭分工上幫忙我的伴侶?」對一些男性來說,結婚並沒有什麼不同、日子一樣在過,只是媽媽做的事情換成太太來做,然而對一些女性來說,這樣24小時責任制的生活並不公平。這也是《深夜的奇葩戀愛圖鑑》中,女主角佐和子一再提出的疑問。
兩性的困境
台灣的生育率一直低迷,有些人總是主觀地把矛頭指向經濟不好、年輕人貪圖享樂、甚至女性自私不願意生小孩;然而就性別議題的這一塊,挽救生育率除了發放生育津貼之外,更重要的是從源頭開始去探討:為什麼現在的結婚率也不高呢?想要的結婚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甚至應該說、能夠找到合適結婚對象的人並不多。假如婚後可以過著互相扶持、夫妻平等的生活,那麼跟自己所愛之人一同生育小孩,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啊?然而在缺乏家庭分工與兩性不平等的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當中,卻會阻礙年輕人找到合適伴侶的機會。
當然,不管男性女性,其實有很多學生、青年都不會做家事,可能是迫於舊時代的無奈,有些人過去並沒有機會學習新的家庭分工方式、也沒有場合能夠實踐;但是,學習跟父母做切割、創造自己的家庭、靠自己去學習新的生活技能,其實這不僅是一項挑戰,更是讓自己與新家庭成員過得更充實幸福的方法之一。畢竟,擁有一個幸福而氣氛和樂融融的家庭,並不是一件壞事,而且在這個家庭當中,如果每個成員都能夠互相貢獻能力、互相扶持,沒有誰因為被情感壓榨而過份勞動、也沒有誰因為被寵溺而日漸失能,這樣的家庭、就是一種理想的團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