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  感情_家庭,  觀點

討好的界線

有次去朋友家作客,他家小孩想跟我玩,忘了因為什麼事情,他突然把東西用力摔在地上,他媽媽看到了,就把小孩子帶開教導。媽媽很有耐心地跟小孩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把東西亂摔,並且要小孩跟我道歉。

一開始小孩執拗地拒絕了,這時媽媽跟小孩說:「你想繼續跟阿姨玩嗎?」小孩點點頭,媽媽說:「可是你剛才讓阿姨生氣,如果你不跟他道歉,他不會想再繼續跟你玩。沒禮貌的小朋友,不會有人喜歡、也不會有人想跟他玩,除非是有禮貌的小朋友、做錯事願意跟人道歉,這樣才會有人喜歡他,也才會有人想跟他玩。你想要當有禮貌的小朋友嗎?」小孩這時想了想,然後點點頭,屁顛屁顛地跑來我面前,誠誠懇懇地跟我說:『對不起。』

– – –

我爸向來不太擅長社交或跟人對話,即使需要對話,他也只習慣上對下的發號施令。

他講話直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好處是不需要揣測他的想法,壞處是他很自我中心,說話絲毫不顧慮他人感受;有時聽他跟別人對話、或者是跟他對話,我都替他捏把冷汗:「這樣講話也太沒禮貌了吧?」不管跟他說什麼,他其實都沒有在傾聽跟理解別人,時常只是自顧自地說著他的話。

家人已經很習慣我爸的這種說話方式,如果指正他、他還可能會惱羞成怒,大罵別人一頓,所以我們唯一的應對方法,只能左耳進右耳出,能敷衍就敷衍,要是跟他認真就輸了。

然而多數時候,我們都不會主動找他講話,有什麼事情或任何消息,都會優先跟我媽連絡,平常要聊天或關心也是找我媽。認真說來,我爸其實也不算壞人,他人是良善,但他每次開口、我都只想叫他閉嘴。因為,他講一句話就得罪人的天賦、完全被點到爆滿。

大多時候我跟我媽講著話,我們母女聊天的熱烈程度形同琦君的姨娘跟包梳頭阿姨,我爸則是像琦君那沉默寡言的母親,在旁邊像個空氣塑像。

– – –

我想到那個媽媽跟小孩說的,如果想要跟人當朋友,就要有禮貌,不要做讓人生氣的事情,這樣人家才會願意跟你玩。或許,那個小孩是幸運的,當他不懂事的時候,有人願意耐心、花費時間教導他,告訴他:與人相處的道理是什麼。

家人之間教育的責任該劃分到哪?即使是家人,也沒有非得容忍一切的義務。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是否舒服,關乎尊重、更關乎禮貌,甚至我覺得,一個討人喜歡的人,必定是擅長討好他人的人。過度地討好人反而有害,但完全不想討好別人,一定也很難討人喜歡。討好的界線應該如何去拿捏,端看每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想在社交上獲得什麼樣的收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