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蜻蜓

CD與音樂的回憶

小時候聽過一張日劇的原聲帶,CD的第13-18首曲目另外收錄了其他當紅日劇的鋼琴配樂;之中有首曲子我非常喜歡,只記得旋律、卻不知道出處。

最近想起這首曲子, 念念不忘的我憑著記憶中的CD封面,終於在網路上找到,是常盤貴子跟中居正廣主演的「最後之戀」,主題曲是小田和正所作的「伝えたいことがあるんだ 」。

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也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聽CD的回憶。

– – –

錄音帶時期對我來說並沒有延續太久,約莫是小學二年級到五年級為止。最初我珍藏的錄音帶有木匠兄妹,入門曲是Yesterday once more跟Top of the world;某年過年因為被電視廣告吸引,用壓歲錢買了人生中第一張錄音帶,是恩雅的世紀精選:星空彩繪,當時記得我剛擁有自己的房間、第一次跟父母分房睡,每晚都害怕得不得了,要求大人門縫不能全關,一定要留一個縫隙讓走廊上的燈照入房間才能安心,後來靠著聽恩雅的歌曲,A面聽完意識已經逐漸朦朧、還會自己伸手翻到B面然後聽著就熟睡了。

美少女戰士當時有張錄音帶是法國特別版: Moon Revenge ;另外最愛的應該是鐵達尼號ost,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張電影原聲帶,讓我對愛爾蘭錫哨跟風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惜作曲家James Horner已在2015年因意外過世。

回想起來都是英文歌曲居多,因為當時我的音樂同儕是姐姐哥哥跟年長的表姐表哥們,他們都讀國中甚至高中、正值聽音樂學英文的階段。

影響我最多的還是姐姐,她後來開始聽日文歌,安室奈美惠的a walk in the parksweet 19 bluesCan you celebrate?…不會日文的我即使到了現在,聽到旋律也能跟著唱。(小孩記憶能力的可怕)

直到我小學五年級時宇多田光出道,姐姐買了她的第一張單曲,那時第一次看到CD非常驚奇,當時的尺寸還很小片、印象中應該是8cm直徑大小,整張唱片包裝本體是長方形,很陽春的模樣。

從Automatic、Time will tellMovin’ on without you,那時候我心裡隱約覺得奇怪:「為什麼姐姐每次買的CD都只有單首歌、全部曲目包含純音樂最多2-3首?」

後來才知道那是日本人一貫的商業文化(大誤)。我只能慶幸她喜歡的日本歌手是宇多田,因為後來我遇到某個高中同學是濱崎步狂粉,去她家時她帥氣拉開CD櫃,N排的單曲加專輯都是用錢疊出來的支持,當時也很喜歡DearestA Song for ××vogue

– – –

讀國中後我自己開始尋覓喜歡的音樂,但還是都在日文世界裡,例如倉木麻衣; 當時最喜歡的歌手是鬼束千尋,另外也聽動畫的片頭跟片尾曲,幽遊白書(馬渡松子: 微笑爆)、棋靈王(每首都是經典)、獵人、鋼彈W(TWO-MIX: Just Communication),另外還有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原聲帶們。

讀高中後因為常聽ICRT的深夜廣播,迷上了Air Supply,蒐集了一整套CD;另外也很喜歡Rod Stewart、尤其是他的You’re In My Heart。不只喜歡超級老歌,平常也聽Britney Spears跟Coldplay,另外從Mika出了第一張專輯Life in Cartoon Motion就是他的忠實粉絲,最喜歡他的歌是Happy Ending

歸納起來本人是一個喜歡聽(通常已經過時的)流行音樂的人。

讀大學後因為開始大量看電影,這個階段幾乎都沉迷在電影配樂當中,先前提過是濱崎步狂粉的那個同學也被我引入魔道,她定期會來台北找我,住在我宿舍,兩個人就發了瘋似的跑去茉莉書店尋寶,可以找到很多珍貴的古老電影配樂,買完二手的再去佳佳唱片行買新的,窮困的我負責做功課出意見、身為小千金的她就出錢把所有CD都包下來。

2009年,Ennio Morricone來台灣辦音樂會,我在某個下著雨的早晨,搭公車衝到牛耳藝術去買票,負責售票的阿姨看我一臉窮困學生樣,主動給了我折扣、還讓我選到很好的位置;跟小千金兩人興奮地第一次踏入小巨蛋,到現在都記得當晚聽到Casualties of War時的感動。

因為社團學姐的介紹,我開始聽王菲、也順便推坑小千金,結果兩人又跑去聽她2011年在台北的演唱會,地點同樣在小巨蛋,記得在演唱會前還密切看著ptt王菲版來擬歌單。

後來小千金去香港當交換學生,我聽起張學友歷年的歌跟他的雪狼湖,偶爾還有一些粵語歌,另外也因為自己準備去德國當交換學生的關係,開始接觸到歐語歌曲,
多半是從一首歌開始、再順著歌手或樂團繼續聽他們的其他歌。德文歌從Silbermond的Symphonie開始、法文歌是Mylène Farmer的Désenchantée
西班牙文歌則是Carlos Baute的En nuestro aniversario (整張專輯都很棒)。

大學畢業前聽的歌,幾乎都是有系統性地聽、到現在也都保有深刻回憶,有時聽著那個旋律、就能想起當時的自己可能正在做什麼事情、甚至清楚記得跟著誰一起聽、一起討論的歌。

中文歌方面,周杰倫許慧欣游鴻明許茹芸周華健張雨生蟑螂合唱團等等,童年回憶更是充滿很多台語歌(這個應該可以另外獨立寫一篇),工作後好像靠著反芻以上的所有音樂就足夠了。

工作後的時間不是不自由,卻慢慢少了那種純粹探索不同音樂的心情,隨著音樂平台的興起,有時候隨手一點即有音樂,很容易聽到一些歌、卻也聽過就忘記了。

– – –

可能跟朋友圈漸漸縮小也有關係,以前認識新朋友,如果不知道要聊什麼話題, 往往都是從互丟音樂連結開始,我給對方當時我喜歡的音樂,對方也會給我他正在聽的音樂,朋友的建立就從音樂為起點,很多時候即使兩人最後沒有再交集,那些音樂還是留在我的回憶裡,沒有為了紀念誰、只是單純留下了曾經短暫同行的些許痕跡。

最好笑的是,很多很多年前,某次跟一個家教學生約在咖啡廳上課,我側耳聽見背景好像在播放一首很好聽的歌,喃喃自語、這首歌是什麼時,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一臉嫌棄:

「老師,你連這首歌都不知道,太遜了吧?這是Mandy。Barry Manilow唱的。」

我回家查,這首歌的出版年份是1974年,不要說這個11歲的屁孩了、連我都還沒出生。

因為這個學生是獨生子,他的音樂同儕就是他爸媽。

– – –

2019年,Mr.Children第一次來台灣開演唱會,地點在小巨蛋;黑貓幸運地買到了兩張票,我們倆在演唱會前兩個月開始,幾乎天天在聽他們歷年來的所有歌,包水餃的時候聽、各自分開工作時也聽,聚在一起時又一起討論,這大概是我工作好幾年以來,重新很有系統地聽單一樂團/歌手的音樂,有時一邊工作、一邊聽整張專輯,那種感覺實在是非常美好。

同年,因為黑貓學鋼琴的關係,開始會聽很多古典曲子,很多時候聽他在聽的歌發現跟我很不同,也會覺得很驚奇。雖然黑貓很晚才開始聽音樂,可是他喜歡一個歌手會蒐集一全套的CD,不像我都是東聽一些、西聽一些而已。

想到之前在路上聽到歌詞唱著:「你媽沒有告訴你 撞到人要說對不起」我錯愕了一下然後大笑出來。以前當我們在車上切掉黃乙玲的歌、改播孫燕姿的歌,爸媽都會一邊聽一邊皺眉頭說:「這什麼怪歌,我聽不懂。」但現在的我心中竟也浮現了老人的想法:「這是什麼歌?也太奇妙。」

一直聽舊歌終究也不是辦法,現在我會抽時間來聽廣播,至少、還感覺自己沒那麼快被時代淘汰。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