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發燒友的領悟
今年因為有了多聽、多懂古典音樂的目標, 計畫添購一台簡單方便使用的CD音響,這樣還可以讓我以前珍藏的CD們重見天日,很喜歡以前那樣、隨手地選一張喜歡、想聽的CD,放入音響後,享受整張專輯陪伴自己一段時光。
結果請教了專業東京學長後被狠狠打臉:「一體式的CD播放機音質都很不行,你應該把所有CD轉檔、買個好音響,然後擴大機外接。」
我辯稱:「可是這樣要選聽什麼音樂時很麻煩。」
學長無情駁回:「那是你播放清單的問題吧。」
黑貓知道了學長的建議後很興奮:「他是認真的發燒友!」
Enthusiast=愛好者,源自於香港、是香港人對早期“音響器材愛好者”的稱呼。
– – –
沒想到這樣還順便複習一個單字,學長佛心地教我音響小知識,非常耐心地回答我各種低能的問題:
Q:擴大機/揚聲器/音響/喇叭/主動式/被動式,請解釋以上名詞釋義與彼此關係?
A:
1. 擴大機是把音樂訊號處理完丟給喇叭的東西,音樂就是一些頻率訊號,擴大機則幫忙調整各個頻率的出力或是細緻度後丟給音響,跟電腦播放軟體的等化器差不多功能。
2. 揚聲器/音響/喇叭,可以是同種東西也可以不一樣,要看主動式或是被動式。主動式的要插電,靠自己供電並根據音源訊號震動;被動式的則是靠擴大機給電,接收擴大機傳來的電訊號轉成震動來播音樂。
但我最終還是無視了學長的苦口婆心,一轉頭就刷卡買yamaha的CD音響,等以後想入魔道的時候再去跟學長磕頭認錯。(祈禱學長不要看到這篇文章)
– – –
買音響前還經歷了一個人生至關重要的道理:幸福是比較來的。
原先,我想隨便買個1500元的CD播放器就好,可是看了評價有人說音質很可怕,之後才看到sony一台5000元的音響。
心想:這差不多了吧?
沒想到,退而求其次的發燒友黑貓,不死心地丟了一個連結給我,是yamaha一台15000的音響。
價差一萬,我感到不可置信。
到了現場試聽,先聽5000元sony,我心想很ok啊,買這個就好、為什麼平白要我多花一萬元?
接著再聽15000元yamaha,我心裡雖然開始覺得哪裡怪怪的,卻又說不出來;唔,似乎是跟剛才sony差不多吧?荷包君也在附和:「對嘛,貴一萬元欸。」
可是,當我緊接著再回去聽5000元的sony。
噢不,這完全不ok,根本整個悲劇,假如我只有聽5000元sony的話,人生一定還是會一樣幸福;可是、人生就是這個可是!無情的命運居然讓我聽到了15000元yamaha,要是回去sony的話,我的幸福就有所缺損了,怎麼會如此造化弄人?荷包君抱歉,多花一萬元才是對的啊。於是我秒買yamaha那台。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所有幸福都是比較而來,耳朵果然是很邪惡的器官。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