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玫瑰的花店》
最近在看這部日劇:《沒有玫瑰的花店》。
聽到一首配樂非常好聽,有種被心靈瞬間被洗滌的感覺。(同時不排除因為畫面中竹內結子實在是太美帶來的雙重效果)
查了之後發現作曲家是吉俁良,其實跟《篤姬》的配樂是同一年的作品,而我也很喜歡篤姬的配樂。
不禁在心裡讚嘆,作曲家真的很厲害,可以創造出這樣的音樂。
對我來說,閱讀好像比較難讓人感到喜悅甚或說是感動,通常是生活的啟發或是思考上的觸動;但音樂的創作,我認為是最接近神明的手筆了,不管是大自然的聲音、動物的聲音、或是樂器的聲音。
每周的某一天早上我都會帶Mibo去圖書館的storytime,通常每次都會有一個主題,我們受益良多,有的選書很有意思,託Mibo的福我讀了不少很棒的英文繪本;聽完故事後我們會去圖書館附近的trail散步一圈,如果說在台灣的日常是巷子口的小麵販、鹹酥雞攤、或是每個轉角幾乎都開一間的便利商店跟手搖飲店,那麼在美國的日常,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公園跟周邊的trail,時常被環繞在大自然裡的感覺。
之前偶然發現圖書館後的trail某處有條岔出去的小路,往裡走可以走到溪流旁邊,綠樹圍繞,非常寧靜,除了鳥叫聲之外還能聽見潺潺溪水聲;那時候我們倆很有默契地停止聊天,靜靜地在小溪旁聽泉水流動的聲音。
大自然的光影跟聲響,都是珍貴的餽贈。
我一直以為鳥叫聲就是各種長長短短的啾啾聲,頂多啄木鳥比較兇狠會發出咚咚卡響。直到有次去公園,Mibo發現遠處一顆非常巨大的樹,提議要去樹下坐著休息,我們散步過去、在樹下的大石頭上靜靜坐著喝水、休息,正聽著尋常的鳥叫聲時,卻突然有隻鳥發出奇異的歌聲,不是啾啾、而是由四個音符組成的歌聲,我第一次聽到覺得非常驚奇,後來查了才發現,原來有的鳥是鳴叫、但有的鳥則是會鳴唱。
音樂也好、聲響也好,每次用耳朵聽到這些聲音,都會讓人充滿感恩。
劇中,男主角的女兒形容爸爸是一個很好的人,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大家都不想吃虧,都想引人注目。」但爸爸總是默默做著事情。
我並不羨慕這樣的人,更別說嚮往;但是對於女兒說的這一句卻深有體悟。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複雜的人心算計,不管到了哪裡,這點總是沒有改變。
所以我格外珍惜現在的時光。
有時候覺得跟成人說話,其實蠻無聊的。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聊,不想花錢做什麼娛樂,也不想花心思去培養愛好,於是一直耗費別人的時間進行無意義的聊天,挖掘別人生活找樂子、當八卦,甚至透過貶低別人來提高自己。很多時候跟人聊一聊,我總會想到村上春樹說的:「沒有什麼人喜歡孤獨的,只是討厭失望而已。」
不過,跟小孩子說話卻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最近發現跟Mibo聊天越來越好玩。
他很認真聽你說話,也很認真回覆,或是想辦法發表自己的意見跟看法,整個過程中他沒有索求什麼,就是很純粹地跟你聊天,想多聽你說話、了解你在想什麼,也想多說話,說明自己、或是舉一反三的有所回饋。
他沒有想要炫耀自己擁有什麼,沒有想要跟你比較什麼,沒有想要透過談話來競爭,沒有想要透過跟你的聊天吸取能量、或是把自己的開心快樂建築在別人的尷尬痛苦上;更沒有任何利益索求、情報交換。
聊天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探索世界的方法。他是想靠自己探索。
因為,這樣跟你聊天,光是這個過程,就足以令他開心。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