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_職場,  觀點

成績單與排名

有次去高雄玩,朋友帶我去參觀他的母校雄中。

走到一個地方,他停下來、回過頭告訴我:「這地方有段歷史,當我讀高中的時候,有個高一的學弟從這個地方跳樓自殺,過世了。」

明星高中的預防針

國中基測考完的時候,確認拿到門票的我並沒有什麼特別感覺,對我來說,生活不會有太大改變,我一樣會從早讀書到晚,只是聽說可以讀的書會變得更多、有更多考券可以寫,雖然也有人說很難再拿到滿分,但我還是對高中生活充滿期待;入學後的很多活動都跟國中很不一樣,女校有穩定的學姐學妹制,每個直屬班級都有照應自己的學姐,參加社團後有更多學姐會關心自己,就好像活在一個大家庭裡,溫馨而充滿支持。

直到第一次段考前的幾週,這種溫馨和平的氣氛慢慢變調,各科老師彷彿約定好似地,開始在課堂上的空檔進行「閒聊」;老師們非常溫柔地告訴我們:「同學們,妳們以前在各個國中裡,一定都是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現在就讀我們學校,代表妳們真的都非常優秀了,千萬不要因為成績而否定自己,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排名而沮喪。」

同學們面面相覷,不敢深入去想像老師們是什麼意思;以我自己為例,國中三年的成績單,我的排名從來沒有大於2這個數字,但是環顧四周,哪個同學不是這樣子升學、同樣是PR值97以上,而進到這所高中?

除了幫學生打預防針,接下來,導師也開始跟家長聯繫,一個又一個叮嚀:「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多陪伴並關心孩子。」那陣子我幾乎每兩天就會接到媽媽電話,叫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下課時間,同學們依舊嬉鬧,表面上看起來幾乎都把老師的叮嚀當作笑話;直到段考結束,發下成績單的那天早晨,才第一節課,氣氛完全崩解。

我看著成績單,看完自己分數最爛的科目後、目光焦點馬上對到自己的排名,一邊慶幸沒有想像中的壞,一邊想起考前老師們的叮嚀;上課上到一半,我忍不住往班上一看,有幾個同學眼眶泛紅、彷彿剛哭過,還有人根本消失了,不見蹤影。我小聲問隔壁同學:「誰跟誰怎麼不見了?」她壓低了聲音回我:『聽說去輔導室,上節課就去了、妳現在才發現。』

午休吃飯時間到了,每個人的直屬學姐們幾乎是接力賽一樣地出現在班上,手裡拿著飲料、零食、小餅乾跟卡片,完全是戰後慰問士兵的姿態。我的氣質學姐摸摸我的頭、溫柔地問我:「還好嗎?」我們散步到操場外,我看沒其他同學才敢跟她說我沒事。她笑了笑說:「這還只是剛開始而已,以後的每一場考試、一次會比一次可怕。等到高二分組後,妳會看到真的有人放棄讀書這件事、而且不少人。唉,其實不是讀書的問題,但這種赤裸裸的排名,真的是太殘酷了。」

排名下的犧牲者

後來我認識了另一個雄中畢業生,有次碰巧看見了他高中的成績單,才發現,他們的成績單上只有個人分數跟個人排名,看不到其他人的成績。跟他確認後,他說:「以前本來有全班資料,直到有個同學段考後跳樓自殺,學校就把成績單的其他人成績跟排名都遮掉了;只是,被排名在後面的人實在是太可憐了,這個排名根本不代表什麼,可是就因為這些數字,他們不知道要承受多少壓力跟自我否定。」

我也才終於明白,老師們在考前一再施打的預防針、學校裡的直屬學姐學妹制、跟社團活動,都是給高一新生們的心靈安全網。

一切顯得格外諷刺,大人們親手塑造了一個戰場,將孩子們放到戰線上,在成績排名下一定會製造出犧牲者;然而,這種戰爭的必要性,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