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自殺防治與安心專線

看過一個關於自殺者的迷思:

自殺者並不是想死,而是想結束痛苦,但這個念頭通常不是客觀、更是一時衝動造成的,有自殺意念的人,很可能因為一時的衝動、從產生意念到實際執行,五分鐘的時間內就是最危險的時候。

自殺意念是如何產生的?首先通常會滿足兩個條件:無歸屬感,例如「我總是孤單一人」「沒有人真的愛我」、無能累贅感,例如「他們沒有我會比較好」「我是別人的負擔」;當這兩個條件同時滿足,就可能令人產生自殺意念。

如果這時又滿足了第三個條件:自殺行動能力,例如「不怕痛」「不怕死」「擁有槍枝」,就容易引起自殺意念或企圖。

「自殺往往是一種為了脫離苦海,卻找不到其他出路,在絕望之中
以及衝動之下的行為。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不再痛苦,大部分的人
不會選擇自殺。
有時候,想要自殺的人需要的不是別人告訴他怎麼
做,而是多一些理解。理解不是認同,而是讓他有被了解、不孤單
的感覺。在還沒覺得被理解之前,努力開導只會徒勞無功。當人不
被理解時,很多時候會選擇沉默、不願多說、也有時候會跳針一直
說一樣的事,企圖證明自己真的很慘。當人被理解時,情緒才有發
洩的出口,才有餘力及空間整理思緒、解決問題,面對現實。」

陪伴自殺意念者,最重要的是傾聽、跟同理(理解對方),最重要的是讓環境保持無害、且沒有工具可以使用,因為有時候第三個條件真的容易促成衝動之下造成的遺憾。

然而還有一點很重要,面對自殺者、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講了什麼、或不講什麼,就能夠去左右或影響他的念頭;即使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明白:自殺並不是一個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 但對於自殺者而言,他當下可能因生理或心理角度的侷限、導致一時認為:這就是他在有限情境下所能做的唯一自由選擇。自殺者是做最終決策的人,很多所謂的悲劇並不能歸咎於陪伴自殺者,至於對當事人而言的決策意義跟結果,也只有當事人能夠知曉,不能輕易透過他人評論。

即使第三人說了什麼、或不說什麼,自殺者還是可能做出第二人無法想像的抉擇, 這也是陪伴自殺者很重要、必須要去劃分的界限 。

維護情緒健康跟重視心理醫療,至今都還不被人們視為習慣甚至必要,當身體不舒服,例如胃痛、頭痛等,影響到健康、情緒的時候,人們知道必須要尋求專業的協助,例如看醫生、必須要好好休息、吃藥等;但是當心理生病、甚至影響生理的時候,卻因社會價值觀的限制,反而像走進一座迷宮一樣越走越深、找不到出口,即使跟人說了也不一定能獲得支持。

這篇主要雖然在講自殺防治,但也希望情緒健康跟心理醫療能夠更加普遍讓大家重視;不管遇到任何煩惱或是困難,在一個人摸索的同時,或許也可以嘗試尋找專業的協助,一定有人可以商量、也有人願意支持的。

衛福部安心/自殺防治專線:(從108年7月1日開始)
市話或手機撥打「1925」,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之心理諮詢服務。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