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蜻蜓,  電影

《我出去透透氣》

看完這部電影會覺得整個人是充滿溫暖走出電影院,回想起許多情節時的嘴角也都是微笑著,很久沒有像這樣喜歡一部電影。

《我出去透透氣》,2018年上映的電影,德文片名:Der Junge muss an die frische Luft,取自片中主角的爺爺說:「這個年輕人需要呼吸新鮮的空氣!」(意指出門透透氣);主角漢斯彼得(Hans-Peter)的童年幾乎被家人死亡與疾病的陰影所壟罩,在這樣的生長背景,他卻彷彿擁有魔法,總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面對生活窘境、並將這樣的勇氣帶給他身邊的家人;事實上,正是漢斯彼得的家人塑造出這樣一個可愛的主角。電影中的許多幕情節與對白、人物間情感的傳遞,那些彷若閃亮的片段,都是一個又一個為漢斯彼得帶來生命意義的重要時刻。

– – – 以下有幾段電影劇情雷,不依順序寫下我喜歡的片段們 – – –

漢斯彼得在節日扮裝時,叔叔半嘲弄半開玩笑對他說:「你真是個漂亮的女孩呀。」大家只是覺得很好笑、沒想到漢斯彼得又認真又生氣地把假髮甩在地上回答:「我不是女孩,我是在扮演女孩!」原本歡慶的氣氛戛然而止,所有大人都很尷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媽媽卻馬上跳出來、把自己頭上的磨菇頭套用力地甩在地上說:「我也要讓大家知道:我不是蘑菇,我是在扮演蘑菇!」

每個人的童年,總會遇到一兩次親戚間相處的尷尬,無論親戚是否有意為之,在大人跟小孩之間的幽默界線本來就不好拿捏;有時候大人無心講的話,無形中就對小孩造成了傷害。但大人為了無謂的和平與尊嚴,往往優先犧牲小孩的利益,哄騙小孩:「長輩不是這個意思呀,你誤會他了。」我總覺得好奇,如果已經長成大人的人、連話都說不清楚,令小孩子誤會,是否應該自己重新解釋、鄭重去在乎小孩子做為聽者的感受?但是在電影中,漢斯彼得的媽媽遠比我所想的還要有智慧。她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說話、與自己的小孩站在一隊,然後用跟小孩相同的方式、以及大人能理解的戲謔,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外婆買了馬給漢斯彼得,告訴他:「無論想做什麼事情都去做,不要在乎別人的目光或評價。」當外婆病重時,她把漢斯彼得叫來,兩人一起躺在沙發上,外婆直直看著漢斯彼得的眼睛,跟他說:「你是一個特別的孩子。」

外婆給漢斯彼得的影響,大概就是促使他做一個對自己有自信的人。其實這幕的故事鋪陳很簡單,但其實這對一個人的自信塑成非常、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遇上一個人或是一種機緣,直接了當地告訴自己:「你很特別,並且因著你的特別,我很喜歡你。」

漢斯彼得跟著爸媽搬家到外公外婆家住,離開了原本一起生活的爺爺奶奶,當一家人的行李都放到車上、奶奶忍不住開始哭;在一旁的爺爺安慰道:「車程不過15分鐘,有什麼好哭的?」結果當車子遠去,漢斯彼得從車窗往後一看,卻發現爺爺摟著奶奶的肩膀也在一起哭。

純粹覺得老人的口是心非很可愛。對老人跟年輕人來說,離別的意義並不相同,老人數的是有限的日子與一旦錯過就結束的殘酷,年輕人展望的卻是無限的未來與充滿生機的可能。

漢斯彼得跟薩賓娜某天走在路上被其他小孩莫名毆打,漢斯彼得起初說:「不要這樣,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默默挨打,薩賓娜看不下去就衝上去爆打男生一頓,直到後來漢斯彼得的哥哥路過、馬上幫他們打跑小孩。漢斯彼得這才說:「我錯了,暴力真的可以解決問題。」

接下來一段對漢斯彼得來說是最難熬的期間。因為爸爸總是在外忙工作,媽媽接下照顧一家人的責任,從最初只是鼻竇炎、頭痛,後來聽從醫生的建議決定動手術;但那個年代,醫療資訊跟技術都不發達,病人的知情權更是有限,在不幸手術失敗的情況下,媽媽的病情變得更糟,同時失去了嗅覺跟味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媽媽逐漸罹患憂鬱症;在這段期間,即使漢斯彼得再努力去逗媽媽開心,也還是有被遷怒的時候。他終究只是個孩子,把疾病的痛苦壓在他身上實在太沉重了,看不下去的爺爺這才介入,決定帶他出門爬山兩週、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其實我覺得能夠祖孫兩人去爬山、野外露營兩週,真的是很猛的爺爺)

但是,當漢斯彼得結束度假並回到家,媽媽的病情已嚴重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了。

那天晚上,漢斯彼得在看電視,媽媽走經他身邊時、手拿著一杯酒,輕聲跟他說:「反正明天也不用上學,你就盡量看吧,沒關係。」因為,對媽媽來說,這個夜晚、她也有自己想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媽媽自殺過世,給漢斯彼得帶來非常大的打擊。葬禮時,他哭著跑出教堂、一路跑到公園椅子下面躲著,不想讓人看見他哭得傷心的模樣;阿姨們追了出來,靜靜坐在公園椅子上握著他的手、陪著他哭。

在那之後,奶奶從鄉下搬來照顧他們,當漢斯彼得失眠的時候、奶奶就會帶他到廚房,教他做奧地利甜點;漢斯彼得因為思念亡母,半夜時常一個人在廚房跟椅子一起跳舞、彷彿那張椅子就是媽媽的存在一樣,奶奶擔心他睹物思人,只好偷偷把椅子丟掉。沒想到接下來的那個晚上,漢斯彼得躲在衣櫃裡,抱著媽媽遺留下來的衣服傷心哭泣。

漢斯彼得最難過的、其實並不是媽媽過世,而是當媽媽離開的時候,沒有給他一個吻、甚至是一個擁抱,就這樣沒有說「再見」地直接離去。

生活中嚴峻的考驗並沒有讓漢斯彼得消沉太久,因為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即使爺爺奶奶都搬來照顧他,但對高齡70歲的老人來說、處處不易,社會局也不容許這樣讓老人跟小孩這兩種高風險生物一起生活。為了應付社工的訪查,漢斯彼得重新打起精神、鼓舞爺爺奶奶,自告奮勇扮演社工來沙盤推演,一邊吃著蛋糕、一邊學大人講話的模樣,真的非常可愛。

我也很喜歡奶奶。

漢斯彼得一直很喜歡表演,有次他寫信給電視台、希望能登台演出,卻只收到電視台的拒絕答覆。奶奶問他為什麼沮喪,漢斯彼得垂頭喪氣說:「他們說我年紀太小、不能去表演。」結果奶奶告訴他:「聽起來很棒啊,接下來你要做的事情,只要長大就好;等你長大,就能夠登台表演啦!」

漢斯彼得在爺爺奶奶的照顧跟陪伴下,終於慢慢走出媽媽過世的傷痛。
電影最後的配樂,聽起來格外感人。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