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君的化身

買房子(上)

短暫的結果來說是沒有買到,可是我還記得很多事情。

銀貨兩訖才是常理,我沒繳學費卻得到一堆經驗,沒有損失就全身而退。原本頭已經洗下去,在照鏡子的那刻才突然驚覺:得開始逃跑。某些人的惡意促使我前進,卻有更多善意的提醒,讓我發現要重新換個方向。

– – –

焦慮在簽約後才開始發酵,當我逐漸意識到,即將離開住了5年的地方跟環境,很多事情從此沒有房東扛、全得靠自己負責任;小至水電修繕、大到裝潢細節,我蒐集了數十張名片,每片紙片背後的意義都是:「請付錢。」買房時,議價的單位是5萬、10萬、20萬,買房後的日常單位,則是數千或數萬在跳動。

儘管算過現金流足夠,房貸控制在家庭月收入的1/4內,我也告訴自己:這是資產、不是負債;可是一想到房貸的固定支出、一次就是30年,還是充滿壓力。有人會說把房貸當成強迫儲蓄,但我原本就是收入可以存下9成的儲蓄控,哪裡需要畫蛇添足?不知不覺,就想開流來紓解這種壓力。

買房簽約後:客戶來信合作→接!都接!我愛我的工作!
解約不買房:客戶來信顯示難配合樣→滾!老子不缺錢!

完全被房貸影響工作態度。

忍不住想到小島上的漁夫。有人為了退休後去小島上度假,每天都努力工作,結果被漁夫打臉說:「我本來就在過這種生活了。」努力會不會反而變成陷阱?人類變成倉鼠、把自己繞進去生活一個又一個迴圈。

但是,不努力也都不儲蓄的態度,是忽略風險帶來的危機,人類終究不能像動物一樣不顧慮平衡。負責任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可是負責任後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大概就像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 – –

把焦慮搬到一邊,認真面對問題。姜老闆是我在租屋處配合多年的水電師傅,簽約完、一拿到鑰匙,馬上找了一些設計師跟他,一起去中古房子場勘。

設計師們通常沉默,聽著我們的需求在紙上寫啊畫,沒說什麼就離開;過了幾天後,傳來一張美麗的平面圖、附上一份帶著各種昂貴數字的工程報價單。

姜老闆不一樣。我想把門片換掉,他跟我說:「這個很貴,一片門就2萬,找木工來也一樣花錢,考慮用其他方式吧。」想把這個系統櫃打掉,他說:「這不是系統櫃啊,這是木工,一個櫃子8-9萬跑不掉,你確定要打掉重作?」最後看完他離開了。過了15分鐘他急急打了通電話來:「我剛看到哪邊有問題,修繕要花多少、多少錢,這部分你們記得要跟屋主談減損價金啊,不然太虧了。」

我跟黑貓都不是台北人,第一次在台北買房子;因為沒有家長金援,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做決定。難得遇到商家願意跟我說真話,雖然不美麗、卻像家人那樣真實,誠心為我著想。

– – –

媽媽問我以後還會不會找房仲買房、是不是以後就很討厭房仲?其實還好,我感覺已經有抗體。反而,想到我的房仲,第一次見面時在一棟大廈前,他跟我們自我介紹的樣子;前幾次在大熱天裡,他騎著車、帶著我們穿梭在路上去看房的背影;每次不管我問什麼問題,他總是努力回答的樣子;早或晚、他好像都在工作,房產仲介這個職業,真的很辛苦也沒有保障。然而,我的仲介卻連說謊都沒說全一套,最後被我們拆穿、差點背前科。

我不覺得我到最後有什麼損失,但站在他的立場,其實蠻辛酸。

– – –

下一篇:買房子(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