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_職場,  觀點

教育與就職之雞生蛋蛋生雞

警告:這篇文章很酸,而且是在說亞洲人壞話,不喜者勿入。

– – –

很多人討厭台灣教育的最大原因,通常都是因為台灣的填鴨式教育;在這種填鴨式教育下,除了在學校上課還不夠,往往學生下課後都會被送去補習班補習,因為所謂的升學制度就是考試、考試、不斷考試,要證明一個人的方法只有考試成績跟排名,所以重點不是愛或不愛讀書、會不會讀書,而是一個學生有沒有辦法成為考試機器。(當然如果人聰明又努力的話,就有很高機率能成為很強的考試機器。)

而這種教育制度,好處是,可以輕鬆篩選出前5%的人才,他們聰明、吃苦、耐勞,有很大機會可以成為資本家好用的勞工;壞處是,會犧牲掉幾乎後面70%的人。

因為在台灣,沒有家世背景的話,學歷等於一切,而學歷跟考試能力成正比,不會考試等於不會讀書,而不會讀書的人,在台灣要過上品質不錯的生活的機率通常就有點微妙。

另一方面,大家通常都會嚮往歐美的教育理念,例如注重個體興趣發展、訓練獨立思考與思辯能力等等。簡單來說,歐美教育通常很開放,不會硬逼學生一定要成為一個只能回答/死背出標準答案的考試機器。不管一個人是不是考試機器,他只要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涯多半都有相對應的好工作,而且也能過上品質不差的生活。

– – –

台灣很早就有人批判這件事情,大概都是月經文了,尤其這十年來,坊間越來越多教育家、或是創業家,更加積極地紛紛挽起衣袖,希望拯救台灣學生於水火。

例如翻X教育、各種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營隊、訓練孩子領導力的學程,還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NGO、協會、氾濫的網路平台與其課程,多到我已經懶得列出來了。

恕我直言,他們這些機構、推出的課程,不就是換個包裝的補習班嗎??

許家長一個夢,許學生一個滿足內心渴望的機會。

只是他們打著的教育名號,比傳統補習班門外掛著某某某年級第一,還要來的文明含蓄、詞藻華麗多了。

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因為到最後,他們打出的廣告成果,也是該團隊幫助孩子甄選上了某某名牌大學….某某國外知名學院….月入多少萬。

當然,也可以單純把這些課程當成像是宅X小紅受不了小孩,幫他們安排的寒假暑假營隊;家長花個錢、讓小孩去參加活動,小孩好像有學習到什麼,家長也很輕鬆,大家皆大歡喜。

– – –

讓我覺得最諷刺的是,這群創業的大人究竟是不知道台灣問題的核心點在哪,還是說其實他們也知道、只是裝作不知道;畢竟商機在哪、人就往哪去。

教育與就職在台灣,始終都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可我從來沒看過有人真的重視。

為什麼大家會說美國教育是天堂?其實天堂的部分根本不是他們的教育,就像歐洲也一樣(甚至更廢),他們天堂的部分是整個國家的職業制度是合理、正常,甚至歐洲還是年輕人爽爽吃老本的。

除非要上頂級名牌大學,或超級有錢人/資本家追求名牌包效應的藤校,否則美國一般求職對學歷的要求其實不高,要轉換跑道、也都是不難的事情。普遍來說,不管做什麼工作,通常都是付出跟獲得成正比。

尤其他們的人力,是被尊重、是有價的。反而電子產品或一些商品,價格卻很便宜。

但是台灣相反,人力完全不值錢,商品卻貴翻天(政府課稅導致)。所以在台灣當勞工,是真的很辛苦,還很難得到應有的待遇;窮盡自己生命從事高工時與高壓的工作,換不到應該有的薪水與生活品質,物價房價還不低。

也因為勞工實在太慘,所以爸媽跟學校老師才會跟小孩/學生說:要好好讀書啊,不要當做工的人,才能過上好生活。

這裡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起源吧。

因為出了社會之後,從事勞力工作根本很難得到幸福,大家才搶破頭讀書、死命要成為厲害的考試機器;因為按照考試分數所填寫的志願,往往就是出社會後薪水的高低排名。

假如出社會之後,普遍的工作薪水與生活都相差無幾 (當然醫生律師這種菁英職業依然是例外),大家還會這樣計較跟搶破頭嗎?

所以問題核心點應該是社會上的工作環境、職業類別與選項才對啊?在改變學生成為考試機器之前,大人難道不是應該先跟政府吵一架,好好問一下勞動部到底在幹嘛,政府到底對整個國家產業型態有沒有規劃跟轉型?

– – –

不管啦。反正台灣人很多,人力便宜又怎樣?這樣資本家才爽啊。一個人花兩千元買課程,愛X莎X就可以一棟房子接著一棟買,開課程多賺啊;等一下,網路上還有很多課程,可不是教學生當考試機器,而是教大家怎麼賺錢,例如買賣股票、如何經營自媒體……

至於這個國家未來的走向怎麼樣?誰在乎呢?反正先賺飽就對了……不然以後少子化就沒有人口紅利了。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