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情緒穩定

最近我在練習情緒穩定
雖然有時候情緒來了 還是很常咬下嘴唇(一種忍耐的方式?)
但我覺得自己有在改變
至少情緒來時不要第一時間就表露出來 真的差很多

之前看<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覺得很貼切
在有事情要忙+生氣的時候 要做到情緒平穩真的非常困難
之前問過兒科醫師 她說 有時候生氣可以搭配一些肢體動作
例如她是會雙手插腰 她小孩就知道她生氣了 會稍微收斂XD

在美國很常聽到一些魔幻故事
打小孩肯定是犯法的 (印象中體罰幾乎都是違法? 所以青少年頂多禁足)
而在公眾場合 絕對不能吼孩子
有人在超市吼孩子 路人報警 結帳完出來警察已經在門口等了

現實中看到一些教養的實例
我其實蠻羨慕他們的邊界感跟尊重別人自由的價值觀
例如有次Mibo在走公園的獨木橋
一個小女孩看到了就跟著走在她背後(其實大概還差兩公尺)
她爸爸在後面輕聲說”Hey! Give her some space, okay?”
(最後退縮到距離五公尺)

有次太陽很大 我跟Mibo在公園散步時撐著陽傘
聽到一個小孩問他媽媽 為什麼我們要撐傘?
媽媽回答他 “It’s their choice.”
小孩聽了就點點頭
我當下偷聽到 覺得好棒喔
這樣的小孩長大後 就比較容易慢慢內化這種價值觀
他們不是天生長成這種鬆弛的價值觀
畢竟每個小孩都是白紙(有的中二 有的…)

– – –

今天去一個熱門的公園玩沙 因為放暑假了 公園非常多人
在沙坑 有個小男孩玩到一半突然開始哭著找媽媽
“Mommy!! I want my mommy!!”

現場所有家長面面相覷 但大家靜靜坐在位置上
眼神追蹤著那個開始跑來跑去的小男孩
默默祈禱他媽媽趕快出現(?)
後來快五分鐘了 我看到另一個媽媽跟她的大女兒說
“你看見那個穿藍衣服的孩子嗎? 你願意去問一下他是否需要幫忙嗎?”

後來那個小姐姐過去 然後牽起了那個小男孩的手
小男孩也沒哭了 平靜下來 倆人一起在公園裡找著
(公園很大 但是有欄杆圍起來 有個封閉的固定入口)

又過了一下子 小男孩的媽媽抱著嬰兒出現了 喊著他的名字
小男孩飛奔過去找媽媽
小姐姐也回到她媽媽這裡
媽媽很開心地抱抱她 跟她說謝謝她的幫忙

重點是 就這樣 沒了
孩子們繼續玩沙 家長們各自聊天 又是平靜的一個早晨啊
聽到身邊有人要走了 互道”Have a good day!”

大人們判斷當下情境覺得小男孩應該還沒有危險 默默觀察
直到小男孩坐不住了 有人派大小孩去幫忙
這樣小男孩比較不會緊張
最後找到了走失(?)的媽媽 完全沒有人說什麼

我想像另一種可能
大人們先衝上去圍住小男孩 七嘴八舌
接著有人大喊”欸誰的小孩走失了”
小男孩因為緊張 更加崩潰 大聲爆哭
媽媽聽到聲音趕緊衝來
然後一邊安撫小孩
一邊開始有人跟媽媽說 “欸你小孩不能這樣放著啦”、”安捏就危險欸!!”

在美國被路人當面指教的機率 大概是…1%? 5%? 總之非常低
因為首先你要先能遇到人XDDD

久而久之在這裡會覺得 可以很放心地享受自己獨處
或是自己的時間跟空間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人有意見(即使有也不可能說出來)

在這種環境下 感覺比較容易做到情緒控管(誤)

當然還有一件恐怖的反思就是 美國槍枝太氾濫
情緒失控的人如果持有槍會很可怕
所以大家日常生活如果遇見這樣的人都會保持警戒 (直接報警==+)
然後他們又很保護兒童 兒童是他們社會的金字塔頂端
虐兒零容忍
有華人教小孩功課 教不會賞小孩一巴掌
隔天小孩到學校跟老師說 下午社工就去按門鈴了
在美國虐童最嚴重是會被剝奪監護權
不是所有父母都適合養育小孩

– – –

如果情緒來的自己無法控管 會沒有節制展露
身邊的人很容易會被嚇到 兢兢業業

這點我就做得很差 常常脾氣一來就很容易爆炸
硬是要推卸責任的話 應該是從我爸身上複製來的
從曾經的被害人也變成如今的加害人

但這樣不好 我不喜歡
很多時候事情根本沒有我想像中的糟
但是我的情緒卻會因為發脾氣 而讓事情變得跟我想像中一樣糟
太慘了

也因為在練習這件事
我發現 負面情緒也沒有什麼不好
重點是好好生氣 好好難過 好好表達
然後 好好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以前Mibo哭的時候
我會很努力安撫她 想辦法讓她不哭 甚至是轉移注意力

但最近我會接受她哭這件事情
有時候就讓她哭也沒關係
我還跟她說 哭哭也沒關係啊 哭哭是很正常的

覺得這樣反而比較自然

她有時候哭一陣子 自己慢慢地就會收拾好情緒
會想要做別的事情 然後就會跟我講話
或是問我問題了

畢竟哭哭雖然好 可是很累XD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