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選擇與機率

某個群組裡有三個朋友在討論產檢中做的自費檢查項目,剛好都不一樣。

A家選擇的是初唐篩檢+胎兒頸部透明帶+高層次超音波
B家選擇的是初唐篩檢+羊膜穿刺
C家選擇的是初唐篩檢+胎兒頸部透明帶+NIPT+高層次超音波

通常婦產科醫師對於唐氏症風險跟羊穿的對應抉擇,都是用機率來給建議。

羊穿的風險是: 2/1000-3/1000機率流產。在台灣的情況是,假如前面檢測出來的唐氏症風險高於上面的機率,屬於高風險、通常就會建議孕婦考慮進行羊膜穿刺;反之,如果檢測出來的唐氏症風險遠低於上面的機率,屬於低風險,通常就建議孕婦不用另外考慮羊膜穿刺。

(34歲以上的孕婦屬於高危險群,通常會被建議進行羊穿,政府有補助)

但是以上都只是在機率中做抉擇,風險雖然分高低、但依然代表有風險存在,機率這種事情悲觀來看是視為0或1,只有羊穿出來的基因結果才是100%;如果家庭意願是不想要承擔任何風險生下唐氏症或任何基因缺陷的小孩,一定還是要透過進行羊穿才能確認。

(在美國跟日本通常不太建議孕婦進行羊穿,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認知當中,即使是唐氏症或基因缺陷寶寶也是生命,不影響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權利,即使做完檢測發現小孩有問題也還是會鼓勵家庭產下小孩,並且社會有相應福利政策支援)

– – –

之前丐到的多數疫苗+少量自購疫苗陸續到貨、開始施打,很多人也在打與不打之間猶豫。

打疫苗後可能產生副作用、運氣不好或是剛好屬於那機率之人可能會有危險;如果不打疫苗、運氣不好或也是屬於機率之人,染疫後也可能併發重症導致危險。

不管是哪個選擇都還是有一定風險,打疫苗的抉擇、讓我想到了朋友們在群組裡的討論。

因為前期檢查風險低,選擇不做羊穿,但要承擔可能生下基因缺陷小孩的風險;
(有些案例是低風險群的年紀<34孕婦產下唐氏症寶寶)
因為不想承擔任何小孩帶來的風險,選擇羊穿,但要承擔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有些案例是羊穿報告顯示小孩基因正常無缺陷,卻因為羊穿導致流產)

– – –

人類看待機率就是這樣,樂透機率再怎麼低,有買有希望;出事機率不是零,啊不會有事啦。

用群體角度的數據去看待或否定個人的角度。

但是達爾文不看機率,你基因對就是0%,不對就是100%出事。

我以為醫學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把這種基因不對的狀況挑出來,讓人類免除病痛。不然也不用管蠶豆症了,反正人終究會死。

Re: [問卦] 蒼藍鴿:老人死亡率與AZ有關? by. sendicmimic

上面這篇文章其實有破解到機率的迷思,是的、基因(運氣)對就是0%,不對就是100%出事。

但他對人類的選擇跟醫學卻有另一方面的誤解。

人之所以參考機率,只是因為能夠選擇對自己的現階段生命來說、或者自己現階段價值觀來說,風險低的那一邊,在選擇之後,只有自己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例如有人就是可以接受羊穿後流產再生一個小孩或是再也生不出來;也有人就是已經求子多年、可以接受不孕治療後終於懷上的寶寶,不管生下他有任何風險都願意跟他一起承擔。沒有一個選擇是適合所有人的,每做出一個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具有參考各種機率後代表的不同意義。

至於對醫學的誤會就更深了。醫學對人類並不是解藥,醫學是資源、而資源是有限的。人類之所以必須要賺錢的一個原因,不過就是為了(現在或未來)給自己醫療的機會。

引述某學長說過的話:「賺錢就是讓自己好好地過活,然後更有機會好好地死去。」用這個角度去理解醫學,其實那才是醫學在做的事情。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幫我按 5 次Like、也歡迎留言給我,謝謝你行動上的支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